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11选5全复式投注表 > 新闻动态 > 王毅外长苦劝良久,特朗普还是要动真格?他知道再不豁出去就晚了
王毅外长苦劝良久,特朗普还是要动真格?他知道再不豁出去就晚了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5:34 点击次数:60
9月10日,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了电话。双方都认为这次沟通很及时,也有必要,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,但背后仍隐藏着不少分歧。
王毅在通话中强调,中美关系要按照两国领导人确定的方向走,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共识。他直言,美国最近在言行上做出了一些不利于中国的举动,不仅损害了中国利益,还干涉了中国内政,这些都对中美关系没有好处。尤其是台湾问题,王毅特别提醒美方要保持谨慎。可以说,他在这通电话里语气郑重、态度耐心。
然而,就在这之前的9月9日,特朗普与欧盟制裁事务特使奥沙利文通电话时,提出欧盟应对中国和印度商品加征高达100%的惩罚性关税。美国方面给出的理由是,这两个国家购买了大量俄罗斯石油,占俄罗斯出口的30%以上。通过提高关税,美国希望给普京施压,迫使他结束俄乌冲突。
展开剩余81%但王毅的劝告似乎没有奏效。短短两天后,特朗普政府扩大了施压范围。9月11日,《金融时报》援引消息称,美国将要求七国集团(G7)对中国和印度加征更高关税,税率在50%到100%之间。G7财长预计将在9月12日通过视频会议讨论此事,这意味着美国想把压力从欧盟扩展到整个西方联盟。
特朗普政府动作频繁,与近期的国际场景不无关系。九三阅兵和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,中俄印三国领导人一同亮相,这被认为触动了美国的神经。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感叹,美国似乎正在“把印度和俄罗斯都输给了中国”,流露出焦虑感。
分析认为,特朗普急于推动关税政策,是因为担心错过时机。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欧盟27国的总和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,中国GDP将在2028年超过美国。这些趋势令美国不安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次特朗普不再单打独斗,而是希望拉拢欧盟和G7一起对中国施压,从“一对一”变成“多对一”。
不过,欧盟的态度比较谨慎。欧盟内部决策复杂,需要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。对中国和印度这样重要的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,风险极大。2023年,中欧贸易额高达8000亿欧元,如果征收100%关税,欧洲企业会遭受沉重损失。此外,欧盟正在和印度谈判新的贸易协议,也不愿轻易破坏关系。智库分析称,欧盟可能只会象征性地提高部分关税,不会完全配合美国,更倾向于通过制裁俄罗斯能源等方式来替代。
从表面上看,美国是以制裁俄罗斯为由推动政策,但实际上,这也是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。特朗普试图借“反俄”之名,把欧洲、加拿大、日本都拉进来,形成对中国的围堵。
印度的处境尤为尴尬。特朗普一边称即将与莫迪会面推动贸易谈判,转眼又将印度和中国一起列入制裁对象。上个月,美国就因为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,把对印度商品的关税提高到50%,导致两国关系紧张。日本同样陷入两难,政治上配合美国,但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市场。
如果欧美日等国真的对中国商品加征100%关税,全球经济可能受到严重冲击。中美欧脱钩风险加剧,西方国家物价上涨,民生成本提高,甚至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全球金融危机。历史上,192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就与胡佛政府的高关税政策密切相关。事实证明,关税战没有赢家。
面对压力,中国已有三方面应对:
第一,拓展市场多元化。“一带一路”合作让东盟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份额提升至外贸总额的30%以上,跨境电商也迅速发展。
第二,推动科技自主。芯片、新能源车等关键领域国产化率已超七成,华为鸿蒙系统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生态。
第三,灵活外交。中国可通过重启中欧投资协定,或在WTO框架下维护自身权益,联合更多国家抵制美国单边主义。
值得注意的是,9月以来,中美高层互动频繁。先是两国防长通话,随后是王毅与鲁比奥的通话。这显示中美关系正进入一种“外交 军事”的沟通模式。美国防长还表示,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冲突或颠覆中国政权,并用“挤压”一词来形容美国的策略,似乎释放出一定缓和信号。但最终能否落实,还要看美国接下来的国防战略报告是否会再打“台湾牌”。
总体来看,在全球化高度紧密的今天,单边保护主义只会带来损害。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,应当寻找合作与共处的道路,而不是走向对抗与脱钩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

